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陈槱《负暄野录》

负暄野录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总论古今石刻

  古者金铜等器物,其款识文字皆以坯冶之后镌刻,非若今人就范模中 径铸成者。余于武陵郡开元寺铁塔上见镌刻经咒之属,皆是冶铸后为 之。至于石刻,率多用粗顽石。又字画入石处甚深,至于及寸。其镌 凿直下,往往至底乃反大于面,所谓如蠹虫钻镂之形,非若后世刻削 丰上锐下,似茶药碾槽状。故古碑之乏也,其画愈肥;近世之碑之乏 也,其画愈细。愈肥而难漫,愈细而易灭。余在汉上及襄岘间亲见魏、 晋碑刻如此。兼石既粗顽,自然难坏,后世石虽精好,然却易剥缺。 以是知古人作事不苟,皆非今人所能及也。

  前汉无碑

  《集古目录》并《金石录》所载,自秦碑之后,凡称汉碑者,悉 是后汉。其前汉二百年中,并无名碑,但有金石刻铭识数处耳。欧阳 公《集古目录》不载其说,第于答刘原父书尝及之。赵明诚云:“西 汉文字世不多有,不知何为希罕如此,略不可晓。”然《金石录》却 载有阳朔砖数字,故云希罕,言不多,非无也。余尝闻之尤梁溪先生 袤云:“西汉碑,自昔好古者固尝旁采博访,片简只字,搜括无遗, 竟不之见。如阳朔砖,要亦非真。非一代不立碑刻,闻是新莽恶称汉 德,凡所在有石刻,皆令仆而磨之,仍严其禁’不容略留。至于秦碑, 乃更加营护,遂得不毁,故至今尚有存者。”梁溪此言,盖有所援据, 惜不曾再叩之。余因记范石湖题虏中项王庙诗云:“人间随事有知音。” 新取秦,其事亦尔,可发识者一笑。近世洪景伯丞相著《隶释》,却 有前汉哀帝元寿中郫县一碑,或谓乃后人伪为者。(按《石湖集》有七 十二塚诗云:“一棺何用塚如林,谁夏如公负比心。为说群胡为封土, 世间随事有知音。”注云“在讲武城外,森然弥望,北人比常增封 之”云云。此以为项王庙诗,恐是误记。)

  古碑毁坏

  赵德甫谓所著《金石录》寿于二千卷所载之碑,由今观之,信然。 石刻固易朽之物,其如随时废兴,摧毁非一。前辈所载,元祐中,丞 相韩玉汝帅长安,修石桥,督责甚峻,村民急以应期,悉皆磨石刻以 代之,前人之碑尽矣。余又闻萧千岩云:“蔡拱之访求石碑,或蹊田 害稼,村民深以为苦,悉鑱凿其文字,或为柱础帛碪,略不容存留。” 又自乱离而来,所在城堡攻战之处,军兵率取碑凿为炮石,摧毁无余。 凡此皆是时所遭,其仆坏之门,殆非一端,盖亦碑刻之一厄会也。

  篆法总论

  小篆,自李斯之后,惟阳冰独擅其妙,常见真迹,其字画起止处,皆微露锋锷。映日观 之,中心一缕之墨倍浓,盖其用笔有力,且直下不攲,故锋常在画中。此盖其造妙处。江南 除铉书亦悉尔,其源自彼而得其精微者。余闻之善书者云:“古人作篆,率用尖笔,变通自 我,此是□(缺一字)法。”近世鹤山魏端明先生亦用尖笔,不愧昔人。常见今世鬻字者率皆束缚笔 端,限其大小,殊不知篆法虽贵字画齐均,然束笔岂复更有神气!山谷云:“摹篆当随其□<左“口”右“呙”> 斜、肥瘦与槎牙处皆镌乃妙,若取令平正,肥瘦相似,俾令一概,则蚯蚓笔法也。”山谷此语, 直自深识篆法妙处,至于槎牙、肥瘦,惟用尖笔,故不能使之必均。但世俗若见此事,必大 晒嫌,故善书者往往不得已而徇之耳。

  章友直书

  建安章伯益友直以小篆著名,尤工作金钗体,初来京师,人有欲从之学书者,章曰:“所谓篆法,不可骤为,须平居时先能约束用笔轻重,及熟于画方运圜,始可下笔。”人犹未甚 解,章乃对之作方、圜二图,方为棋盘,圜为射帖,皆一笔所成,其笔画粗细、位置疏密,分毫 不差。且语之曰:“子姑归习之,能进乎此,则篆有馀用,不必见吾可也。”其人方大骇愕,不 敢复请问。盖其笔法精熟,心手相忘,方圜不期,自中规矩。友直尤工作古文,余尝见其为 信州弋阳县《□□(缺二字)峰记》,文意高绝,盖非止以字画名世也。伯益既下世,有女适著作佐郎 黄元者,能嗣其篆法,备极精巧。尝书《阴符经》,字皆径寸,势若飞动。伯益侄孙章衡得其 本,知襄阳日,刻于郡斋,余尝得墨本,诚可珍玩。

  近世诸体书

  余尝评近世众体书法,小篆则有徐明叔及华亭曾大中、常熟曾耆年,然徐颇好为复古篆体,细腰长脚,二曾字则圜而匀,稍含古意。大中尤喜为摹印,甚得秦、汉章玺气象。隶 书则有吕胜己、黄铢、杜仲微、虞仲房,吕、杜、黄工古法,然虽颇劲,而其失太拙而短。虞间 出新意,波磔皆长,而首尾加大,乍见甚爽,但稍欠骨法,皆不得中。行草则有蒋宣卿、吴傅 朋、王逸老、单炳文、姜尧章、张于湖、范石湖,蒋、吴极秀媚,所乏者遒劲;逸老草法甚熟,而间有俗笔;单字法本杨少师凝式而微加婉丽;姜盖学单而入室者;于湖、石湖悉习《宝 晋》,而各自变体。今世俗于篆则推明叔,隶则贵仲房,行草则取于湖,盖初无真识,但见 其飘逸可喜。殊不知此皆字体之变,虽未尽合古,要各自有一种神气,亦足嘉尚。人效之者 往往但得形似,非惟不及,且并失其故步,良可叹也!

  小王书

  世称“小王书”,盖称太宗皇帝时王著也。本学虞永兴书,其波磔加长,体尚妩媚,然全无 骨力。方上集刊法帖时,著预校定,识鉴凡浅,不无谬误。如列王坦之于逸少诸子间,意谓 名皆从之。殊不知坦之乃王述之子,自太原王耳,非琅邪族也。黄长睿《志》及《书苑》云: “僧怀仁集右军书唐文皇制《圣教序》,近世翰林侍书辈学此,目曰院体,自唐世吴通微兄弟 已有斯目。”今中都习书诰敕者,悉规仿著字,谓之“小王书”,亦曰“院体”,言翰林院所尚也。

  学书须观真迹

  石湖云:“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,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,若只看碑 本,则惟得字画,全不见其笔法神气,终难精进。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,逐画临仿,但贵行、 住、坐、卧常谛玩,经目著心。久之,自然有悟入处。信意运笔,不觉得其精微,斯为善学。”

  写大字法

  古人作大字常藏锋用力,故其字画从颠至末,少有枯燥处。今往往多以燥理为奇,殊 不知此本非善书者所贵,惟斜拂及挈笔令轻处,然后有此,所谓侧笔取妍,正蹈书法之所忌 也。

  论细字说

  汉师宜官善书,大则径丈一字,细则方寸千言。又晋卫巨山论书云:“其大径寻,细不 容发,迫而察之,心乱目眩。”尝观东坡题《莲经》前注云;“经七卷,如筋粗。故其语云,卷具 盈握,沙界已周。读未终篇,目力俱废。乃知蜗牛之角,可以战蛮、触,棘刺之端,可以刻弥 猴。”黄长睿跋细字《华严经》亦云:“书是经者尺纸作七万字。”余谓七卷之轴如筋,犹或可 书,至于尺纸作七万字,诚为难事。若以宜官方寸千言概之,已为有馀。此说殊不近人情,恐 决无是理,余不敢以为然。

  总论作大小字

  昔人云:“作大字要如小字,作小字要如大字。”盖谓大字则欲如小书之详细曲折,小字 则欲具大字之体格气势也。刊勒之工,仍有善展字,不拘字之大小,皆可递展。其法以刀 錾去纸存墨,就灯旁映之,去灯愈近,而其形愈大,自尺至丈,惟意所定。然后展纸于壁,模 勒其影,既小大适中,且不失体势,亦良法也。

  论笔墨砚

  砚贵细而润,然细则多不发墨。惟细而微有错锷,方其受墨时,所谓如热熨斗上溻<此字无法输入,以“溻”替,应为火字旁>蜡,不闻其声,而密相粘滞者,斯为上矣。墨贵黑光,笔贵易熟而耐久,然二者每交相为病。惟 墨能用胶得宜,笔能择毫不苟,斯可兼尽其善。又砚忌枯燥,则易吸水;墨忌濡湿,则易昏 滞;笔忌干捺,则毫随胶折。故爱砚之法,当以髹匣相之,不惟养润,亦可护尘。研墨当旋 滴水,勿使停积。昔人多用砚板,不凿墨池,政恐胶久而凝滞也。用笔时,当先以清水濡毫 令稍软,然后循毫理点染,仍别置洗具,用毕随即涤濯,勿使留墨,则难秃也。藏墨当以茶 蒻包之,又以绵裹而入于櫝,则蒸滃不能入。藏笔宜皂角子水调铅粉蘸上,则不生蠹。如 上诸法,留意文翰者皆能知之,今谩书示儿辈耳。如藏笔则高挂,用木匣悬于梁栋间。

  俗论笔墨

  俗论云,善书不择笔,盖有所本。褚河南尝问虞永兴曰:“吾书孰与欧阳询?”虞曰: “询不择纸笔,皆得如志,君岂得此!”裴行俭亦曰:“褚遂良非精墨佳笔,未尝辄书,不择笔 墨而妍捷者,余与虞世南耳。”余谓工不利器而能善事者,理所不然,不择而佳,要非通论。 又世俗评墨诀云:“拈著轻,嗅著馨,磨著清。”此亦非真知墨者。盖墨质贵重实,轻则不坚; 色贵光黑,清则不浓。又墨之香者多使脑麝,好恶初不在此,且生蒸腐。今其所论皆非佳墨所宜,俗辈之见不明,其说不可据如此。

  论纸品

  《兰亭序》用鼠鬚笔书乌丝阑茧纸,所谓茧纸,盖实绢帛也。乌丝阑即是以黑间白,织 其界行耳。布缕为纸,今蜀笺犹多用之。其纸遇水滴则深作窠臼,然厚者乃尔,故薄而清 莹者乃可贵。古称剡藤本,以越溪为胜,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,而藤乃独推□□<缺二字>清江。清 江佳处,在于坚滑而不留墨。新安玉□□<缺二字>理极腻白,然质性颇易软弱,今士大夫多糨而后 □<缺一字>,既光且坚,用得其法,藏久亦不蒸蠹。又吴人取越竹以梅天水淋□<左“日”右“良”>,令稍干,反覆硾之, 使浮茸去尽,筋骨莹澈,是谓春膏。其色如蜡,若以佳墨作字,其光可鉴,故吴笺近出而遂 与蜀产抗衡。江南旧称澄心堂纸,刘贡父诗所谓百金售一幅,其贵如此。今亦有造者,然 为吴、蜀笺所揜(同“掩”。),遂不盛行于时。外国如高丽、闍(dū)婆亦皆出纸,高丽纸类蜀中冷金,缜实而 莹,闍(dū)婆者厚而且坚,而长者至三四丈。高丽人云,抄时使幅端连引,故得尔长。胡人用作 帷幄,修斋供财张之满室,若有嘉会,乃更设花布及罽<原字无“厂”>蜀所为者。    

[评点]陈槱(yǒu ),南宋绍熙年间书法家,陈几之孙,长乐(今属广东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
  《负暄野录》二卷,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曰:旧本题陈槱撰,不著时代,卷末有至正七年王东跋。是书上卷论石刻者五则,其前汉无碑及古碑毁坏两说,未经人道。言篆法一则,谓作篆仍宜用笔尖,持论甚详。言诸家书格者七则。下卷言学书之法者四则,言笔墨纸砚者十二则,俱甚精到。此书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不为著录。此选自《知不足斋丛书》,录十四则,不分卷次。(2006年7月21日校)